設爲首頁   |   加入收藏   |   English
綜合新聞
當前位置: 首頁 >> 綜合新聞 >> 正文
PP电子學院、崇實書院本碩博黨支部聯合開展“中國式現代化:文化與社會結構的雙重維度分析”主題黨日活動
2023-11-03  點擊:[]

 

爲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理解中國式現代化的鮮明特色和豐富內涵,11月1日,PP电子學院博2022級黨支部、PP电子學院博2023級黨支部、PP电子學院碩2112和2115班聯合黨支部、PP电子學院碩3117和3119班聯合黨支部、PP电子學院崇實書院師生聯合第二黨支部配合開展主題黨日活動。PP电子學院副院長張順教授作主題講座,博2022級黨支部書記楊貴龍主持會議,線上線下總計200余人參會。



张顺教授以“中国式现代化:文化与社会结构的双重维度分析”为题,划分从文化与社会结构的双重维度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阐释。他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党的二十大陈诉的焦点理论命题,其焦点本质是中国共产党这一人民性政党领导中国人民在实践中探索出来的,其五个基本特征(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配合富足的现代化、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宁静生长门路的现代化)都充实体现了现代化的“中国式”内涵,包罗着中华文化传承创新与社会结构演变的双重维度,既是马克思主义对中华优秀文化的缔造性转化,也是及中国社会结构演化的一定趋势,是马克思主义是中华优秀文化与中国社會實踐相结合的重大理论创新。同时,张顺教授认为,深刻阐释与宣传中国式现代化是今世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使命,更是未来學術研究重大理论需求所在。



“中國式現代化:文化與社會結構的雙重維度分析”主題發言引發我院師生廣泛討論。伍悅同學体现,“張順教授的解讀,讓我深刻感受到中國式現代化內涵的深厚文化基本,越发明白了中國在追求現代化過程中的獨特路徑和偉大創新”。張瑜同學認爲“正是我國千百年來以‘和’爲焦点的中國文化決定了中國式現代化走宁静發展的人間正道,而非通過戰爭、殖民、掠奪等方式實現現代化之路,始終堅持宁静與發展的主題。”傅佳璇同學說“張老師的講座讓我認識到,中國式現代化门路是黨和人民繼承優秀傳統、立足自身國情、借鑒各國經驗,在長期實踐和探索中走出來的。我國的文化基因始終滋養著中華民族永續發展,賦予當代中國獨特的發展優勢,也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深厚的文化底蘊、強大的精神支撐。”楊毅雯同學体现“張順教授的講解生動诙谐,娓娓道來,激勵廣大的黨員同志銳意進取,砥砺前行,奮力開創中國式現代化新局面,不負時代,不負美好明天。”賈童羽同學体现“張教授從文化與社會雙重維度出發分析中國式現代化,讓我聯想到了馬克思從技術-社會雙重維度對社會問題的分析,這一視角具有實踐性和曆史性,是對中國式現代化的深刻闡釋與深層分析。”



此次知行講堂第三期“中國式現代化:文化與社會結構的雙重維度分析”主題黨日活動加深了我院師生對中國式現代化理論內涵的深刻理解。曆史和實踐已經證明,中國式現代化是適合中國發展實際的創造性方案,是切合中國國情的正確發展门路。作爲新時代青年,我們應當以實際行動回應黨和國家的重大戰略需求,走穩走好中國式現代化發展门路,以奮發有爲的姿態融入民族振興的時代洪流,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而努力奮鬥。


圖:武媛媛

文:武媛媛



版權所有:西安交通大學PP电子社會科學學院   設計與制作:西安交通大學網絡信息中心
地址:陝西省西安市碑林區鹹甯西路28號   郵編:71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