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美育中國,貢獻青春力量。10月12日至18日,PP电子學院硕3117和3119班联合党支部、PP电子学院硕2023级研究生第二团支部、电气学院硕3070党团支部与研究生支教团党团支部联合共建,开展“大手拉小手 云端共筑梦”远程授课运动,给云南屏边、陕西柞水、内蒙古商都、云南施甸四个支教地域的孩子们带来了一堂堂精彩纷呈的精品课程。

10月12日上午,PP电子學院的余康康同志給雲南省屏邊一中的同學們帶來了第一堂美育課程《中國美術作品欣賞》。余康康同志循著曆史的長河娓娓道來,從先秦魏晉再到唐宋元明清,他爲同學們梳理了中國美術史的發展脈絡,介紹了中國畫情景融会、物我合一的藝術特點,帶孩子們打開了中國美術世界的大門。
“寫意還是工筆?”“花鳥還是山水?”面對小老師的提問和互動,孩子們總是有問必答。那一聲聲稚嫩的回應通過網絡,傳遞著他們的真誠。通過對中國傳統美術作品的學習和鑒賞,孩子們對中國畫及中國傳統文化有了進一步的體會和了解。相信這場美的旅程,將會在同學們之後學習生活中成爲引導同學們感受美、發現美、創造美,深沈而持久的精神文化力量。

10月12日下午,PP电子學院書法專業的賴蘊轶同志爲雲南施甸縣第一完全中學的同學帶來了《甲骨文初探索》的專題課程。課程圍繞“甲骨文的起源及其意義”、“商代甲骨文及其應用解析”、“甲骨文的曆史價值與識別難度”、“漢字與甲骨文的形態”、“解讀甲骨文與大學生活之思考”等幾個內容板塊展開。
對于一種語言文字而言,其所以能夠成文,必先有一種合適的載體作爲依托。在“甲骨文的起源”板塊的講解中,賴蘊轶同志首先爲同學們介紹了甲骨文的載體——龜甲和獸骨是如何成爲華夏先祖們的書寫质料的。接著,賴蘊轶同學通過“王”、“羊”、“馬”三個字的展示,爲同學們直觀地展示了漢字造字的變化曆程。課程最後,賴蘊轶詳細解答了同學們所關心的問題,贏得了陣陣掌聲。

10月13日,電氣學院黃志恒、郭起聰兩名同志連線內蒙古商都一中,開展獨具特色的“雲”課堂。課程伊始,黃志恒同志從常見的電動汽車引入,以簡單易懂的電氣工程知識作爲配景,深入淺出地爲同學們介紹了電力系統、新能源對電網産生的影響以及實現電車驅動所须要的器件等問題。在講解中,他巧妙地用燈泡和開關作比,生動地展現了開關管的事情原理。同學們積極思考並踴躍回覆。

郭起聰同志展開了《錢學森的三封信》的愛國奮鬥主題宣講。郭起聰通過對錢老的回國求救信、遷校回信和入黨申請書等三份信件的配景及內容講解,讓同學們了解錢老爲國爲黨奉獻一切的拳拳愛國心,並在孩子們心中埋下了愛學習、愛科學、愛黨愛國的種子。最後,她鼓勵同學們精勤求學,勇毅拼搏,追隨錢爺爺的腳步,爲祖國的建設添磚加瓦。

10月18日上午,“雲課堂雲陪伴”活動繼續走進陝西柞水縣實驗初級中學,給孩子們帶來別樣的課堂體驗。PP电子學院的肖安迪同學以藝術家梵高的生平故事入手,講述了梵高是從一個牧師的兒子到世界級畫家的成長曆程。通過對梵高生活階段的闡述,肖安迪解釋了其差异風格畫作的現實生活淵源,以及其中表現的情感波瀾和生命沖動,爲同學們帶來了一場藝術的盛宴。

在有趣的美術故事後,電氣學院黃志恒同志圍繞電氣工程,爲柞水的同學們講解了電動汽車儲能、放電的具體過程和控制原理,讓孩子們深切地感受到了看似枯燥的電氣知識如何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隨後,黃志恒還爲孩子們講述了一代代中國電氣人奮力突破西方發達國家設置的技術壁壘的奮鬥過程。最後,同學們與兩位小老師進行了學習經驗與大學生活體驗的交流,氛圍十分活躍。
夢想在雲端相遇,少年與青年牽手。代代青年助少年,代代少年成青年。此次活動,三個支部的成員們與各支教地的初中生們進行了深度的互動和交流,展現了新時代的青年風采。相信這些課程,也在同學們的心中埋下了一顆求知進取、愛國奮鬥的種子。同時,幾位支部成員也紛紛体现,在這次雲課堂的授課過程中收獲頗豐,受益匪淺,之後將繼續以實際行動傳遞知識,傳承西遷精神,在奉獻自身的行動中實現人生價值。
文:PP电子学院 杨斯钫、赵歆可、余康康
图:研究生支教团 徐斌、王煜博、马铭灿、颜琦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