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社會學系教授悅中山、博士生王紅豔與校內外多名師生相助撰寫完成的《農民工的社會融合與心理康健》一書由中國社會科學出书社出书。

該書系悅中山教授主持完成的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農民工的社會融合與心理康健研究”結項優秀结果。全書由十一部门內容構成,約25萬字。該書的焦点章節已經發表在《Cities》(都市研究一區,發表當年影響因子爲6.077)、《Population, Space and Place》(人口学一区,发表当年影响因子为3.814)、《社會學評論》和《人口學刊》等國際、國內期刊中。本書的出书获得了西安交通大學PP电子社會科學學術著作出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和西安交通大學系統行爲與治理實驗室的資助。

農民工是中國産業工人的重要組成部门和商業服務業勞動者的主要來源,爲都市的經濟增長和中國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但農民工是都市的弱勢群體,容易産生心理康健問題。關注、提升農民工的社會融合水平有望改變農民工群體的弱勢职位,有利于改善民生,能夠促進“康健中國”建設。雖然生活在都市中,農民工的社會生活狀態仍具有“鄉土性”,是“亦城亦鄉”的。鑒于此,本書逾越了“都市融入”的單向視角,找回農民工社會融合的“鄉土性”,把農民工社會融合的場域拓展至整個中國社會,將社會融合定義爲農民工與中國城鄉社會的互動,厘清了農民工社會融合(包罗社會經濟融合、社會網絡、文化適應三個維度)和心理康健的現狀,分析了社會融合各維度與農民工心理康健的關系,並據此提出旨在促進農民工社會融合和心理康健的政策建議。研究發現,農民工仍未完全融入都市社會,與鄉土社會保持緊密聯系。社會融合的“鄉土性”對農民工的心理康健有促進作用。本書的發現具有重要的政策啓示,對城鄉融合發展和康健中國實踐具有一定的指導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