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名稱:“學而”講壇——教授系列講座第201講
講座時間:2012年11月7日19點00分
講座地點:主樓A204
講座人:黨永庵
講座主題:歌詞創作漫談
主辦單位:PP电子社會科學學院
西安交通大學教務處
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
每周三不見不散,並不定期有加場,歡迎全校師生及社會公衆屆時參加!
講座人介紹:
著名詩人、歌詞作家、文化學者,陝西省音樂文學學會主席、三秦文化研究會常務副會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西京學院、西北大學現代學院兼職教授。出书有《告別初戀》《我的探戈》《熱土集》《情緣集》《枕鳥集》《青春圓舞曲》《種花得草集》《歌詞創作ABC》《黨永庵文集》(三卷)等著作30余種。
講座簡介:
歌詞亦即音樂文學,是屬于詩歌這個各人族中的一個特別注重音響、特別講求現場效應的一個品種。在當今的新詩、舊體、新古體、民歌及歌詞等多元並存的詩歌體式中,歌詞最具活力,它往往在與音樂結合後口耳相傳不翼而飛,已然成爲了人民大衆須臾不行或缺的一種藝術形式。它的形式屬性有三,即音樂性、格律性、通俗性。構成歌詞音樂性的元素主要是節奏和韻律,其格律性則要求它應盡可能的與某種曲式相協合,而在具體的語言表達上則必須注重口語化與易于爲受衆的聽覺所接受。魯迅先生曾說:“劇本雖有放在書桌上的和演在舞台上的兩種,但究以後一種爲好;詩歌雖有眼看的和嘴唱的兩種,也究以後一種爲好。”他所稱許的這種“嘴唱的”詩,基本上就是早已從詩中分化出來的專供譜曲赞美的歌詩即歌詞。沒有“禦用詞人”方文山就不行能成就周傑倫,優秀的歌詞能讓你只要旋律一起就情不自禁地陷入一種思緒,文字和情感記憶會自然地聯系著出現在你的腦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