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爲首頁   |   加入收藏   |   English
綜合新聞
當前位置: 首頁 >> 綜合新聞 >> 正文
社會學學科召開“新時代新文科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建設”研討會
2023-08-01  點擊:[]

 

7月31日,西安交通大學PP电子學院社會學學科舉辦“新時代新文科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建設”研討會。此次會議由實證社會科學研究所、社會學系及“社會發展與配合富足研究中心”陝西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與雲南大學“一帶一路”研究院暨教育部新文科哲學社會科學實驗室聯合舉辦。雲南大學教育部新文科哲學社會科學實驗室參會嘉賓包罗實驗室主任孔建勳教授、副主任陳瑛教授、副主任許慶紅副教授,還有楊一航、杜斯老師、沈園園、蔡華龍等師生。西安交通大學領軍學者、實證所所長邊燕傑教授、PP电子學院院長李黎明教授、教務處副處長楊建科教授、副院長張順教授與王偉教授、社會學系副主任郭小弦副教授、青年教師缪曉雷及十余名博士生、碩士生代表近30人參與此次會議。



會議第一階段由PP电子學院副院長、陝西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基地首席專家張順教授主持。他首先對孔建勳教授團隊的到來体现熱烈歡迎,並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形式交织介紹了雲南大學和西安交通大學的參會嘉賓,充实營造了交流互補、相助共贏的會議氛圍。第一階段由邊燕傑教授、孔建勳教授、李黎明教授依次發言。

边燕杰教授致辞并从初建、生长和壮大三个阶段对西安交大实证社会科学研究所的建设与生长进行介绍。他用“三件大事”讲述实证所建设之初的艰辛和目标明确的决心:调整教学和课程设置、邀请国际知名学者、建设“周三午间事情坊”与暑期班。其次,在生长阶段则以大项目与大课题为抓手,为学生提供充实的加入和实践时机,营造浓厚的学术气氛,出结果、出人才和引进人才在这一阶段逐步实现。最后在壮大阶段体现为多途径、宽口径的“人才辈出”,其中,人才培養的师徒制到团队团体指导制转变,大平台、大结果的凝练和牵引将成为下一阶段的重点生长思路。



孔建勳教授圍繞教育部新文科實驗室·雲南大學“一帶一路”研究院的建設與發展情況進行了系統、詳實的報告。他用“高位推動”和“實戰轉變”归纳综合講述實驗室發展曆程的兩個階段,並以團隊傾力打造的“一帶一路”國家民族志調查、國家中資企業調查、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研究分會、監測與智能數據分析平台和GMS知識網絡中國國家協調中心五個重點領域展示了雲南大學在探索文科實驗室建設中的新思路、新模式和新路徑。



李黎明教授從基地的獲批、學校的支持、資源的整合及運行的困難等方面彙報了西安交通大學國家民委鑄牢中華民族配合體意識基地建設情況。他指出,該基地與民族院校差异的是,該基地是依托西交大這一著名的綜合性大學,立足于多學科交织融合,著眼于對民族交流、交往和融会的實證研究,將西安交大社會學系的實證特色貫穿始終,突出理論導向的實證研究,既重視知識生産,也關注問題導向與國家重大現實需求。



會議第二階段由楊建科教授主持。他認爲雲南大學新文科教育部實驗室關注“一帶一路”和“民族問題”的兩個焦点面向,緊抓國家關心的重大戰略問題,展現出敏銳的學術思維,同時在涉外研究中克服重重困難,也充实顯示了執著的學術毅力。這一階段由陳瑛教授、張順教授、許慶紅副教授依次發言。



陳瑛教授對“外洋中國企業與員工綜合調查(OCEES)項目”予以詳細介紹。她從關注外洋中國企業的原因出發,基于差异學科視角分析了外洋中國企業實踐獨特性及其研究的理論價值與現實意義,從項目實施的具體過程、數據特點、结果産出等方面展開全方位講解,並展望了這一大型跨國調查及數據庫建設的未來偏向。



張順教授展示了西安交大“社會發展與配合富足研究中心”陝西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建設與發展思路。他認爲哲學社會科學基地應該以高水平基礎研究,推動高質量政策研究與智庫建設,強調基地的兩個研究目標及其推進路徑:一是從曆史的縱深維度分析中國式現代化的推進路徑和從跨學科的視角分析配合富足影響機制的理論目標;二是建構中國式現代化配景下配合富足研究的理論框架與評估指標體系,實現配合富足的動態監測的政策目標。



許慶紅副教授則以“從理論性、應用性到實踐性:中國鄉村社會大調查”爲題,從項目設計、項目進展和項目願景三方面進行介紹,展現了雲南大學以社會調查大項目驅動學術創新、推動社會學“育人”體系創新的基本思路與實踐曆程,弘揚先輩學術報國之志,將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



在隨後的互動環節中,雙方師生就社會科學基地建設與社會調查實施等方面踴躍提問,積極交流。西安交大師生對雲南大學新文科實驗室建設思路、跨國調查的抽樣方式、調查對象、經費投入、第二期調查計劃等問題進行提問,雲南大學師生則對實證所周三午間事情坊、西交大“一帶一路”大學聯盟、配合富足指標體系等表現出濃厚興趣。當日下午,雙方就未來的相助偏向展開進一步交流,雙方就智能化數據收據系統設計、調查問卷設計等議題充实討論,雙向賦能,優勢互補,共謀發展。研討會確定了多維度相助意向,並在各人的熱力順利結束。



文字:高  洋

圖片:蘇浩亮


版權所有:西安交通大學PP电子社會科學學院   設計與制作:西安交通大學網絡信息中心
地址:陝西省西安市碑林區鹹甯西路28號   郵編:710049